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
《蚌埠市中藥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2018年1月4日
(此件公開發布)
蚌埠市中藥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
中藥產業是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自主創新潛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蚌埠中藥產業具有較好基礎,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發展中藥產業對推動全市經濟轉型升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動能具有重要作用。為開發利用蚌埠中藥資源,提升中藥產業水平,根據《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貫徹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的實施意見》(皖政辦〔2016〕83號)和《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安徽省中藥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皖政辦〔2017〕8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規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切實增進和維護人民群眾健康,圍繞蚌埠市中藥資源特色、文化優勢,突出轉型升級、提質擴量兩大著力點,搶抓機遇,做大總量,優化結構,大力發展中藥農業、工業、商業和相關服務業,實現蚌埠中藥產業跨越式發展。
(二)基本原則。
1.保護發展并重。堅持資源保護與產業發展相結合,切實加強蚌埠中藥材資源保護,促進中藥材科學種植養殖,實現中藥資源永續利用;以需求為導向,發展中藥大健康系列產品,打造中藥資源產業集群,促進中藥產業持續發展。
2.產業協同推進。堅持中藥農業、工業、商業和服務業及中藥相關產業協調發展。各行業依托優勢,科學發展,促進中藥產業鏈條協調發展。
3.科技支撐引領。堅持發揮科技支撐和引領作用,大力推動中藥產業技術推廣、傳統技術挖掘和轉化應用,提高研發能力,促進科技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提高信息化水平,促進中藥產業優化發展。
4.政府市場聯動。堅持市場主導和政府引導相結合。以市場為導向,突出企業在中藥產業發展中的主體作用。發揮政府規劃引導、政策激勵和組織協調作用,促進中藥產業規范有序發展。
(三)發展目標。
到2020年,建立健全中藥資源保護與監測機制,常用中藥材生產穩步發展,規范化、規?;季中纬?;中藥及其相關產業總體規模進一步擴大、結構進一步優化,現代流通體系初步建成,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中藥產業科技水平有所提升,品質質量持續提高;中藥產業競爭力逐步增強,全產業鏈總產值達到55億元,成為蚌埠新興產業。中藥農業實現總產值5億元,建立覆蓋全市藥材主產區的中藥材資源動態監測網,全市中藥材種植面積穩定在4萬畝。
二、重點任務
(一)加快發展中藥農業。加強中藥資源保護,實現永續利用。優化中藥材生產區域化布局,促進規范化生產、規模化種植。
1.中藥資源保護。建立健全蚌埠中藥資源動態監測網絡。建設各縣、區中藥材資源動態監測點,實現全市中藥材產區全覆蓋,掌握資源動態變化,及時提供預警信息。
2.中藥材生產。建設中藥材規?;?、規范化種植基地。在懷遠、五河和固鎮三縣擴大中藥材種植面積,建設大宗藥材規范化、規模化、產業化種植基地和集聚區,優化中藥材生產布局。實施中藥材產業精準扶貧推進行動。提高中藥材生產組織化水平,發展中藥材種植專業大戶、合作社、家庭農場,推行“企業+基地+農戶”、“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等運行模式,實現中藥材從分散生產向組織化生產轉變。
(二)壯大升級中藥工業。加快結構調整步伐,把“飲片做優、成藥做大、延伸產品做深”;提高中藥資源利用率,堅持節約集約循環發展,實現中藥產業轉型升級。
1.優化提升中藥飲片工業。
擴大中藥飲片生產規模。積極發展道地藥材飲片生產,擴大生產規模,力爭到2020年中藥飲片產值達到10億元。培育中藥飲片創新企業,通過兼并、重組等方式擴大飲片企業規模;通過縱向或橫向協作方式實現中藥飲片規?;?、規范化生產,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
優化中藥飲片產品結構。積極引導中藥飲片企業向精深化、差異化、品牌化方向集聚發展。引導和支持企業發展新型飲片產品,大力開發單味小包裝、超微飲片,速溶型、經方顆粒飲片、濃縮型顆粒飲片和直接口服飲片等新型產品,支持中藥配方顆粒劑試點生產,建立和完善企業標準,培育飲片品牌,推進中藥飲片向標準化、可控化、集群化方向發展。發展中藥飲片提取物和衍生品生產,創新中藥飲片產品體系。
強化中藥飲片質量管理。建立中藥飲片質量追溯體系,基本做到全市中藥飲片質量檢測全覆蓋。加強中藥飲片資源保護和品牌建設,做好三縣特色中藥飲片資源生產基地建設。結合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做好全市傳統特色中藥飲片資源保護工作。完善藥材基地和飲片生產企業一體化聯盟,建立一個由中藥重點企業和龍頭企業引領的中藥飲片現代化生產基地。
傳承創新中藥炮制技術。強化中藥炮制基礎理論研究,依托蚌埠市中醫醫院創建蚌埠市中藥制劑中心,進行中藥炮制關鍵技術研究,突出技術優勢和飲片功效。運用現代工藝技術和設備創新中藥炮制工藝,提升中藥飲片質量和療效。傳承保護有特色、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民間中藥炮制技術。
2.壯大中成藥工業。
完善中成藥產品體系。培育優勢中成藥產品,鼓勵中醫機構根據傳統名方和名老中醫的經驗方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自制中藥膏、丹、丸、散等普通制劑。支持院內中藥制劑研發、轉化和使用,逐步實現院內制劑產業化。實施重大新藥創新計劃,支持中藥企業將特色中藥制劑開發成中藥新藥,支持大品種中成藥開發。注重對傳統中成藥品種進行二次開發,研制一批療效確切、安全性高、有效成分明確、作用機理清晰的中藥產品。發展普通藥物生產,著力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中成藥系列產品。到2020年,實現中成藥產值10億元,安徽省著名商標3個。
培育中成藥龍頭企業。加快中藥工業企業結構調整,支持中藥骨干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支持中藥企業開發中藥新品種及傳統驗方,引導中小型中藥企業通過兼并、重組、聯合和產權制度改革等多種形式做大做強。引進一批創新型、知識型和高增長型中藥科技企業,運用政策杠桿和支柱產業優勢,積極培育一批地方中藥產業龍頭企業。
優化中成藥生產資源配置。加強對中藥產業發展統籌規劃,推進中藥工業智能化建設,加強技術集成和工藝創新,加速中成藥生產工藝、流程的標準化、現代化。
3.培育中藥延伸工業。
積極發展中藥保健品。引導和扶持企業開展中藥飲片精制、浸膏提取、揮發油萃取等精深加工,加大對中藥保健茶、功能性食品、新資源食品、保健飲品、保健湯料、食品添加劑及其他養生保健用品等產品開發。
進行中藥日化產品、中藥殺菌劑殺蟲劑和中獸藥產品研發和生產。引導企業、科研單位開發中藥日化產品、中藥殺菌劑殺蟲劑和中獸藥產品,不斷拓展豐富以中藥為基源的系列延伸產品,滿足群眾綠色、環保和健康生活需求。
大力開發中醫藥外包服務和輔助工業設備產品。重點發展中藥新藥臨床前研發外包服務,在新型藥用包裝材料、藥用輔料、中醫診療設備(器械)、制藥設備等中藥關聯產業和配套產業方面逐步形成規模和優勢。
強化中藥延伸產品研發科技支撐。聯合醫藥院校、科研機構和工業企業建立中藥延伸產品研發平臺,開展技術研究,開發具有技術優勢和中藥特色的創新產品。培育具有創新能力的中藥延伸產品研發隊伍,引進具有一定技術優勢和持續開發能力的生產企業,拓展一批具有市場潛力的中藥延伸產品創新項目,積極生產符合市場需求的創新產品。到2020年,基本實現中藥延伸工業產值10億元。
(三)融合發展中藥大健康服務業。大力發展中藥養生保健服務,推動中藥與養老、文化、旅游、休閑、飲食和互聯網等深度融合,努力拓展中藥健康產業新業態,到2020年實現中藥健康服務業產值10億元。
1.加大中藥養生保健服務開發力度。依托中醫藥資源和自然生態資源,開發滿足多層次需求的中藥健康養生服務產品,建設多個各具特色的中藥養生保健基地。積極扶持藥菜兩用蔬菜產業,大力發展藥膳產業,開發藥食同源產品,倡導合理飲食調養。鼓勵中醫醫療機構為中藥養生保健服務開發提供規范技術支持和指導。支持社會力量興辦各類中藥養生保健機構,運用經濟政策支持中藥養生保健機構連鎖發展、做大做強,體現資源特色和規模效應。
2.開發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將中醫藥健康服務和養老服務相結合,積極探索醫養結合等健康養老新模式新機制。以改建轉型和社會資本投入新建為主,設立以中醫藥健康養老為主的護理院、療養院。創新老年人中醫藥特色健康管理,研究開發多元化、多層次的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包,發展健康養老服務新業態。構建中醫醫院與養老機構合作的新模式,延伸和拓展居家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新形式。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元化的健康需求,引導企業重點開發養老服務產品和培育養老服務品牌,著力打造一批融中醫醫療養生、健身休閑為一體的特色鮮明、管理規范、服務標準的養老基地。
3.保護和發展中藥文化。培育中藥文化科普創意產品和文化精品,推廣科學規范的中藥養生保健知識。促進中藥文化與廣播影視、新聞出版、數字出版、動漫游戲、旅游餐飲等有效融合,發展新型文化產品和服務。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和綠色康養企業,提升中藥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水平。
4.發展中醫藥健康旅游。充分利用中藥材產區和生態旅游區資源優勢,借助中藥企業、名勝古跡以及中藥材種植基地、藥用植物園等資源,打造若干條具有蚌埠特色的融休閑、養生、文化傳播和展示與中藥材科考為一體的中醫藥健康旅游路線。建設一批中醫藥特色旅游小鎮和旅游度假村,開發中藥觀賞園、中藥采摘園和綠色康養項目,形成一批中醫藥特色濃厚的養生體驗和觀賞基地。建立中醫藥健康旅游標準化體系,推進中醫藥健康旅游服務標準化和專業化。打造1個具有中藥特色的健康旅游服務示范基地。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政策保障。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突出企業主體地位,重視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凝聚政策合力,全力促進我市中醫藥產業加快發展。貫徹落實國家和省促進中醫藥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積極爭取上級資金和政策支持,統籌市級自主創新、新型工業化等產業發展資金,加大對中醫藥產業支持力度。創新財政投入方式,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通過股權投資、擔保增信、風險補償和貸款貼息等有效途徑,引導民間資本向中醫藥產業項目集聚。用好市級產業投資引導基金,引導和支持創業投資企業投資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中醫藥企業。全面落實高新技術企業、小微企業等稅收優惠政策。全面推廣“稅融通”業務,推進銀政擔合作試點和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在建工程抵押貸款等金融產品創新,持續增加中藥信貸投放力度。支持中醫藥企業在主板、“新三板”和省股權交易中心等資本市場掛牌上市,擴大股權融資規模。鼓勵企業利用信托、資產證券化和集合債券等多種方式融資。鼓勵農戶以承包土地入股中藥材合作社,推行“企業+基地+農戶”生產模式,實現中藥材生產規?;?。
(二)堅持人才引領。加強中藥高層次和國際化專業技術人才引進與培養,鼓勵科技創業,加大對創新型科技領軍人才及創新團隊的資助力度。重視高等院校中醫、中藥專業的人才培養,鼓勵高校畢業生圍繞中藥產業創業就業。加強中藥材種植養殖技術人員和基層中藥材生產、流通、炮制從業人員培訓,培養一支強有力的中藥資源保護、種植養殖、加工、鑒定技術和信息服務隊伍。
(三)強化科技支撐。建立健全標準體系。完善飲片加工、飲片炮制、提取等質量和技術標準,完善物流(包裝、倉儲、養護、運輸行業)標準研究,建立中藥產業全鏈條的優質產品標準體系;完善質量追溯體系。建立覆蓋中藥全產業鏈的質量追溯體系,鼓勵企業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中藥安全質量追溯機制,支持建立第三方質量檢測中心,確保中藥質量安全;構建產業創新體系。加強協同創新,支持建設中藥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提高中藥研發、孵化和轉化能力,完善中藥科技平臺建設。建設區域性的生產技術服務網絡和生產信息服務平臺。
(四)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強與中藥產業相關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計劃,提升中藥產業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推動中藥大數據應用工作。建立中藥質量及安全網絡追溯與核查機制。強化中藥產業信息服務工作,實現中藥產業信息縱向貫通、橫向互通。完善中藥信息統計制度建設,建立全市中藥綜合統計網絡直報體系。
四、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蚌埠市中醫藥工作部門聯席會議,加強統籌協調,整合社會資源,完善相關扶持政策,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為中藥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各縣、區及各有關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協調機制,完善考核評估和監督檢查機制,確保本規劃順利實施。
(二)發揮行業組織作用。發揮中醫藥行業組織的橋梁紐帶和行業自律作用,推動企業合作,促進市場穩定,加強宣傳,提高中醫藥的社會認知度。
(三)營造良好氛圍。做好中藥產業發展宣傳工作,引導并營造全社會對中藥產業重視和支持的良好氛圍。規范行業生產經營行為,合法利用藥用動植物資源,促進中藥材種植養殖。進一步加強中成藥等生產經營GMP和GSP認證,依法嚴厲打擊非法制造和虛假宣傳中藥、保健品等違法違規行為。
附件:蚌埠市中藥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重點工作部門分工
附件
蚌埠市中藥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
重點工作部門分工
序號 |
工作任務 |
牽頭單位 |
配合單位 |
一、重點任務 |
|||
(一) |
加快發展中藥農業 |
市農林委 |
市衛生計生委、市科技局、市經信委、市工商質監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等 |
(二) |
壯大升級中藥工業 |
市經信委 |
市衛生計生委、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科技局、市農林委、市金融辦 |
(三) |
創新拓展中藥商業 |
市商務外事局 |
市衛生計生委、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農林委、市工商質監局、市科技局、市經信委等 |
(四) |
融合發展中藥大健康服務業 |
市衛生計生委 |
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科技局、市農林委、市商務外事局、市工商質監局、市民政局、市文廣新局、市金融辦 |
二、保障措施 |
|||
(一) |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市發改委 市財政局 |
市國土局、市農林委、市金融辦、市經信委、市商務外事局、市衛生計生委 |
(二) |
堅持人才引領 |
市人社局 市教育局 |
市農林委、市經信委、市衛生計生委 |
(三) |
強化科技支撐 |
市科技局 |
市衛生計生委、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經信委、市農林委、市商務外事局、市工商質監局 |
(四) |
提升信息化水平 |
市信息辦 |
市發改委、市衛生計生委、市科技局、市商務外事局、市工商質監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 |
三、組織實施 |
|||
(一) |
加強組織領導 |
市衛生計生委 市經信委 |
市中醫藥工作部門聯席會議成員單位 |
(二) |
發揮行業組織作用 |
市經信委 市衛生計生委 |
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科技局、市農林委、市商務外事局、市工商質監局 |
(三) |
營造良好氛圍 |
市衛生計生委 |
市文廣新局(旅游局)、市財政局、市經信委、市科技局、市農林委、市商務外事局、市工商質監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