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很多被長期臨床應用證明能治病、治好病的廉價小藥正在以每年幾十種的速度消失,患者們往往是跑遍了醫院和藥店也買不到急需的救命藥。不過,在黑市上這些廉價救命藥、孤兒藥,卻從來沒有缺貨的時候,而黃牛往往開出幾十倍、上百倍的天價。那么,這些救命藥為何能在黑市上出現?又是從哪里來的呢?(據10月24日《北京青年報》)
醫院和藥店買不到的廉價藥,卻能在黑市上高價買到,可見廉價藥并非徹底斷貨,也不是沒有市場,而是供應鏈出現了問題,供需雙方未能有效對接,導致廉價藥無法正常供應給患者,迫使患者花超出原價幾十倍、上百倍的天價購買。如此一來,也可理解為何廉價藥供應狀況緊張,且長期得不到改善,盡管國家出臺定點生產、提高廉價藥價格等政策,卻都未能挽救廉價藥的消失命運。
就拿“ACTH”來說吧,這個廉價藥在國內只有上海的一家藥企生產,正常零售價只要7.8元,但醫院卻難覓蹤影,“黑市”上的售價竟超過了4000元,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稀缺所致。可事實上,去年就有媒體調查發現,該款藥的廠家庫存積壓超過5萬支,由于原材料及人工成本的上漲,該產品一直處于虧損狀態。而另一方面,經銷商則表示因為供應不多,每月只能拿到100多支,醫院又因為需求量少而進貨少,致使患者面臨無藥救治的困境。
還有很多救命廉價藥,陷入類似困境,都是生產廠家數量有限,藥物價格低廉,流通渠道環節太多,銷售信息不暢,反而被黃牛借機爆炒成為“天價藥”。因此,要加快“互聯網+”在醫藥流通領域的應用,打通信息阻礙,將廠家與醫院、患者聯接在一起,從而掌握實際需求,實現生產銷售扁平化,將流通費用降低到最少。如此既能保證廠家利潤,又可通過市場需求自主調節廉價藥的生產,達到供需平衡,從而解決“一藥難求”的問題。
目前我國藥物供應鏈過長、過于復雜,從生產廠家到代理商、經銷商、醫院、患者需經過多個流通環節,存在相關信息溝通的延誤與不足。廠家對實際需求無法把握,造成產品積壓,而醫院需求量少且分散,不能進貨太多,又進而影響到經銷商渠道,因價格低廉,利潤太少,沒有進貨動力,出現供需失衡狀況。可見,廉價藥供應渠道不暢,并非單純價格因素造成的,主要是信息不透明所致,加上廠家與患者之間環節太多,患者無法直接從廠家購買藥物,才陷入買不到藥的困境。
因此,有必要壓縮藥物流通渠道環節,將廠家與醫院通過網絡信息平臺對接,對于需求量較少的藥物,醫院可以直接從廠家申請購買,實現小批量銷售周轉,減少在中間環節的積壓周期。同時,還要加快放開網售處方藥改革步伐,規范醫藥電商銷售處方藥標準化,鼓勵廠家、醫院與醫藥電商共享信息資源,讓患者憑借正規處方,在網上自主購買相關藥品,從而解決廉價藥的流通困境。